闽西特色民俗活动:“酒醉公”手持面杖“打新婚”******
(新春走基层)闽西特色民俗活动:“酒醉公”手持面杖“打新婚”
中新网龙岩2月1日电 (黄秋萍 陈景彬)2月1日,农历正月十一,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卢氏祠堂周围人头攒动,鞭炮齐鸣,十分热闹。大家从十里八村涌到祠堂前,待用香烛、三牲敬过“林婆太”后,两名壮汉搀扶着一位满脸通红,一身酒气的“酒醉公”。
只见“酒醉公”身着红色唐装,头戴礼帽,脑后挂有一张祭祀用的“血纸”,右手举着一只擀面杖,用红纸包着,写有“优生贵子”四个字。
他踉踉跄跄地走着逐一“打”前一年刚结婚的新郎官,从他们的左肩上轻轻滚打而下,再从下滚打上右肩,边滚打,边讲些祝愿他们夫妇新婚添丁、幸福美满的吉祥话。而被“打”的新郎官才直起身,笑呵呵地走开。“打”完一个,还有一堆……
原来,这是永定区坎市镇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———“打新婚”,相传已有500多年了。据说,只要被这个酒醉公的擀面杖一打,来年可是会喜得贵子的!
“能被多子、多福、多寿的‘酒醉公’打是非常吉利的事哦,以前我就很羡慕那些被打的人,现在终于轮到我啦,我已经收到满满当当的祝福啦,我今后也一定会像酒醉公一样多子多福多寿。”永定区坎市镇庵排片区居民卢海琳高兴地说。
据老一辈的坎市人说,这“打新婚”,是为了喜祭卢氏的第五代开基祖林婆太。这位“林婆太”,年高百岁,儿孙满堂。后代选取农历正月十一为“打新婚”日,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福寿老人为“酒醉公”,负责“打新婚”。(完)
湖北:基本形成丰富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****** 中新网武汉2月3日电 (记者 梁婷)记者3日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,该省多部门已联合发文,从14个方面部署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。 湖北历史悠久,是远古人类文化的演化地、楚文化的发祥地、三国文化的富集地、红色文化的繁盛地。立足地域文化特色,该省发展科技、艺术、自然、民族、民俗、工业遗产等专题博物馆,构建起荆楚博物馆特色体系。目前,全省基本形成类型丰富、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。 湖北是全国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早、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。自2012年以来,全省博物馆数量由145家增至236家,平均每年有9家新博物馆建成开放。“十四五”末,全省博物馆预计达260家。 根据部署,该省将支持长江国家博物馆、湖北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三峡工程博物馆、三峡移民博物馆、南水北调博物馆、湖北体育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建设。同时,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,建设一批考古遗址博物馆。 湖北是文物大省,该省实施第一次国有文物普查、全省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两项重大项目,基本摸清全省博物馆藏品家底,登录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1531877件/套、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151582件/套,两项数据分别居全国第5、第8。 本次部署强调,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,实施馆藏珍贵濒危文物、材质脆弱文物、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计划,注重将科学研究贯穿保护修复全过程。 此外,湖北将继续发挥博物馆“国家文化客厅”作用,系统梳理荆楚文化、三国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,实施“荆楚精品陈列展示工程”;参与中华文明展示工程,依托“荆楚文化走世界”“荆楚文化丝路行”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天下彩票地图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