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九二共识”为前提重启两岸对话 台湾民调显示支持高于反对******
中新社台北1月12日电 一份发布于12日的台湾民意调查数据显示,46.7%的台湾民众同意以“九二共识”为前提重新开启两岸交流对话,明显高于表示不同意的民众(35.8%)。
综合联合新闻网、中时新闻网等媒体报道,台湾“民主文教基金会”当天公布《民众对当前两岸关键性问题的看法》民意调查结果。其中包含一个提问,即是否同意以“九二共识”为前提重新开启两岸交流对话?
台湾“中国文化大学”政治学系教授杨泰顺就此分析,现在,台湾民意对于与大陆和解或对话的支持度比较高,这与过去的调查结果不太一样。近来,很多讨论都指向台湾是“战争的前哨”,使台湾民众紧张、民意转向。
调查还显示,有62.1%的民众不同意“只有相信美国、亲近美国,才能‘保卫台湾’”的说法;而在“抗中保台”与“和中保台”哪一项对台湾最有利的问题上,仅有25%的受访者认同“抗中保台”。
分析该民调结果,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左正东注意到,有超过两成“泛绿”支持者认为民进党无法控制两岸局势发展。他认为,现在的环境使支持“九二共识”的声音大一些。假如中国国民党采取有效论述,争取最大多数的民众支持“九二共识”成为沟通工具,可弱化反对力量。(完)
江苏:立法促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(地方立法新实践)******
“产品代入模型库,测算和分析市场投放后潜在的状态和效益……”最近,红豆集团红豆工业互联网公司总经理奚峰又多了一个新头衔:企业首席数据官。
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《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并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。其中第67条规定,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,由企业相关负责人担任首席数据官,推动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。
企业首席数据官职能的发挥以及制度的建立,是企业实现智改数转、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,也是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如何进一步做优做强数字经济,使之成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?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介绍,《条例》共9章85条,包括数字技术创新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、数字产业化、数据利用和保护等内容,旨在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发展,为做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。
“《条例》的出台是破解数字经济发展痛点、难点问题的迫切需要。”夏正芳介绍,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快、规模大,但在数字技术创新驱动、龙头企业培育壮大、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。
为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,《条例》作出了一系列规定:省人民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趋势,结合本省发展,统筹规划全省数字产业发展;在集成电路、物联网等特色优势领域,加快重大项目推进、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配套、骨干龙头企业培育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;推动软件产业集群建设,培育软件名城和软件名园,构建安全可控、开放协同的现代软件产业体系。
另外,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中小企业转型成本高、转型难导致不敢转、不能转的问题,《条例》提出了颇多“亮点条款”。
“结合调研中各方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建议,我们通过《条例》中的多层面举措鼓励推动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。”江苏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吕小鹏介绍,例如,《条例》明确提出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,推广服务型制造新模式;规定支持数字技术在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深度应用,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供应链数字化协作平台;要求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支持力度,推动运用高适配、快部署、易运维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,降低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使用成本……
“《条例》的制定实施,加快推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,持续深化融合应用,为经济发展带来坚强保障。”江苏省工信厅“智改数转”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江苏省新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2个,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340多家,创新经济发展迎来全新机遇。
版式设计:蔡华伟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